MES知识库 | MES百科 | MES实施经验 | MES技术 | MES产品 | MES厂商 | MES资料
一、引言
大家都有过去医院就医或体检、到政府部门办贷款等的体验,基本都要准备好一天的时间,因为需要辗转到各部门、各窗口,排队、等待、再排队、再等待......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进行“一站式”服务呢?回到你自己管理的工厂,你还能容忍你的产品经过单件流程,检验、入库、等待,再经过下单件流程,再检验、入库、等待吗?想想难道不能尽量按照流程顺序,直接把多个流程连成一体,产品从前面投料,后面就完成出货了吗?这里一条龙式的把流程串联起来,使得生产在一种不中断、不等待的状态下一次性完成的作业方式,就是精益生产所极力倡导的“单件流”生产方式。所谓“单件流”生产,就是将作业场地、人员、设备等进行合理配置,使产品从投入到成品产出的整个制造加工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停滞、不堆积、不超越,按节拍一个一个地流动的生产方法。
二、单件流生产的八大要点
1、单件流动
“单件流”生产的第一要点就是要使产品生产的各道工序做到几乎同步进行,使产品实现单件生产、单件流动。单件流动是为了避免以批量单位进行加工,前一道工序的加工一结束就立刻转到下一道工序,从而使得工序间在制品的数量接近于零。
2、按加工顺序排列设备
在一些工厂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同工序的加工设备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人力才能搬运到下一道工序,这样的现象被称为孤岛设备。“单件流”生产要求放弃按设备类型排列的布局,而是按照加工顺序来排列生产设备。避免孤岛设备现象的出现,尽可能使设备的布置流水线化,真正做到只有“单件流”。
3、按节拍进行生产
“单件流”生产还要求各道工序严格按照一定的节拍进行生产。如果各道工序的生产节拍不一致,将会出现产品积压和停滞,无法形成“单件流”。因此,应该设法让生产慢的设备快起来,生产快的设备适当减慢速度,每一道工序都按节拍进行生产,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顺畅。
4、站立式走动作业
在很多企业的生产现场都可以看到,工人们几乎都坐着工作,他们的很多动作都属于浪费。从JIT的角度来讲,为了调整生产节拍,有可能需要一个人同时操作两个或多个设备,这就要求作业人员不能坐着工作,而应该采用站立走动的作业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5、培养多能工
在传统生产方式中,工人通常只会操作一种设备。当A设备的生产能力很强而B设备的生产能力较弱时,很容易造成A设备的操作工人空闲,而B设备的操作工人过于繁忙,从而导致生产不均衡。因此,“单件流”生产要求工人能够操作多台生产设备,通过培养多能工来均衡整个生产节拍。此外,培养多能工还有利于人员的增加或减少。
6、使用小型、便宜的设备
由于大型设备的生产能力很强,很容易让后续工序无法及时跟上,从而导致大量的中间产品积压。此外,大型设备还会造成投资和占地面积的增加。因此,JIT不主张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批量大的设备,而主张采用小型、便宜的设备。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越便宜的设备越好,这样不但投资少,而且灵活性高。
7、 “U”形布置
如果将生产设备一字摆开,工人从第一台设备到最后一台设备就需要走动很远的距离,从而造成严重的人力浪费。因此,“单件流”生产要求将生产设备按照“U”形来排列,从入口到出口形成一个完整的“U”形,这样就可以大量地减少由于不同工序之间的传递而造成的走动,减少时间和搬运的浪费,增加生产效率。
8、作业标准化
作业的标准化就是要求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序都有一份作业指导书,然后检查员工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工作,这样就能强制员工严格按照既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如果作业没有标准化,那么生产一个产品的时间就得不到控制,无法控制生产节拍,更无法保证形成“单件流”。
三、单件流中的MES系统
精益其实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按照需求拉动来规划生产的运行,比如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向前拉动,推动了MTS库存、MTA装配、MTO订单或生产、MTE设计等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比如在具体生产中,按照后序向前序拉动生产的方式,消除浪费和提高准时性。
建立统一、高效和灵活的数字化核心平台,通过实时洞察帮助公司更好、更快地做出决策,实现卓越运营;
优化业务流程,打破信息孤岛,增强信息流,加快车间响应速度;
提升了管理效率,实现了成本精细化管理,财务业务一体化,数字平台一体化目标;
构建基于数采平台的自动化设备集成,实现信息流与实物流的高度协同,工艺质量数据自动采集,设备异常触发PM故障通知及报修;
建立已有系统的信息互通与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打造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上一篇:MES系统是精益生产有效的工具
下一篇:MES系统七大功能模块